第60章 夺门(1 / 2)

加入书签

康熙十三年的雨水节气才过,临清原本还算肥沃的田土地上,此时却不见半分湿润。

“哈~~一夜没睡,困死了我。”

周玖伸着懒腰,拧动脖子,抱着长枪依靠在城墙上,懒散连连打着哈欠。

一同守墙的吴捌,刚在城门口的老农竹篮里,抓了两把紫红色的椹果,在往自己嘴里丢了几颗,听闻同僚的抱怨,对他露出紫红色的牙齿笑道:

“你活该!昨夜分番摊的庄家手气正旺,我见形势不对拉你回去,你却执迷不语,硬要在他枱桌上辨个高低。如何?输钱又怄气。”

吴捌把手上的椹果递了过去,扬眉道:

“来,咱临清本土椹果最是有名,补肝益肾,从前明至今,已有数百年历史。吃了它,今晚你又可以彻夜通宵了。”(注)

周玖接过后,往嘴巴里一丢,开始唉声叹气:

“唉,同人不同命啊,大家都是看大门的,凭什么咱们就是看广积门,为啥雷老三他们就能去看南水门。”

临清分内外城,也叫新旧城。

内城地处临清东北部,城高三丈二尺,戍铺四十六处,城内有布政司分守道、按察司分巡等衙门,是整个临清的军事、政治中心。

外城是州城外西部和南部临运河的地方形成新的居住、商业空间,在会通河与砖城之间掘堑濠、筑土围,“以卫商贾之列肆于外者,延袤二十里,跨汶卫二水”,修建了名为“边城”、亦名“罗城”的土围子。

漕运的粮食转运尽皆通过,是钞关额税、清缴之地,来往人群繁华至极。

内城的视野非常好。

临清周围无山,无法隐藏兵马,再加上三丈二尺高的城墙,站在城墙上搭建的望塔,足以俯瞰整个运河平原。

若有贼子来袭,立即预警。

当年正德期间的刘六、刘七马军,也只能袭扰,无法完全攻占临清。

再加上内城东边的武威门、北边镇定两门平时不开,若有贼子要拿下临清,只能先从西、南方向攻打临清外城。

而平时西边的广积门和南边的永清门平时只开半门,以供内城的大人们进出,外城又有百姓生活居住。

一旦有警,半掩的广积、永清两个城门可以以最快速度关上。

或者官兵也能在百姓的“掩护下”第一时间撤入内城,固守待援。

广积门,就是替内城的大人们看大门;南水门,就是在外城服务漕船货商的。

哪边的油水丰厚,自然不言而喻。

“嘿嘿,你若不烂赌,把钱换成礼品给咱城里面的哪个大人送去,早就提拔到南水门了。”

吴捌嘿嘿一笑,自顾自地安慰道:

“至少,咱看内城的,做得好还有大人们看到,指不定哪日立下功勋,大人们赏眼,咱也能往上挪一挪嘛……”

二人互相闲聊之中,却听到城门下门值把总官郑耀的怒骂声。

“狗东西你找死,把棺材抬到这,是不要命啦……”

郑耀不由分说,对着举着白幡的汉子一巴掌甩了过去,只见汉子怒目暴起,举起拳头就要打人,却被同样披着孝服的亲友拦住。

这名亲友颇有文采,稳住汉子的情绪后,又不卑不亢地对着把总官拱手说道。

“这位军爷请啦,棺材里的是我姑父。余姑丈李公者,终其身犹为庠生。当其弥留之际,执余手而叹曰:‘吾束发受经,萤窗雪案五十载,竟不得曳裾临清内署,此生大憾也!’言讫而瞑。”

话才说完,亲友似乎触景生情,锤胸顿足,掩面泣曰:

“故族中耆老议曰:‘生难越阃闱,殁或通冥吏。今扶柩环行署衙,使魂魄稍近冠冕之辉,亦慰泉下寒儒。’遂以素舆载楄柎,自谯楼而仪门,经廨宇而廪仓,绕署三匝。”

郑耀粗人一个,根本听不懂对方文邹邹地在说什么。

但说话说成这样子,九成九是个读书人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