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5章 阿寻的决定(1 / 1)

加入书签

阿寻和宋一飞的婚事,终究没甚悬念。    宋家需要周家的财,周家需要宋家的势,两家一拍即合。    至于阿寻自己的感受,不会有人在意。    晚时。    周府灯火通明,热闹非凡。    下人丫鬟进进出出,忙个不停。    同时忙碌的还有灶房的厨师。    因为周归元特意设下一道豪华宴席,招待宋一飞。    宴席上欢声笑语,一片祥和,张宁听得最多的就是周归元和宋一飞二人的互相吹捧,听得他直犯恶心。    没办法,张宁强颜欢笑,一直作陪到宴会结束。    按照婚娶的传统,新娘这时候还不能和新郎见面,所以阿寻并未出现在宴席上。    当然,周归元压根也没去告知阿寻,阿寻的婚事他一手cao办,说一不二,哪管阿寻愿意不愿意。    “伯父,那我就先告辞了!”宴毕,宋一飞笑呵呵道。    “也好,请贤侄代我向知府大人问好,改日我会亲自登门拜访。”周归元说着,从怀中摸出了一叠东西,悄悄递给宋一飞,“对了贤侄,这东西是我给知府大人准备的,请贤侄代为转交。”    那一叠东西用厚纸包得严严实实,但猜也不难猜出,定是一叠银票。    宋一飞嘿嘿一笑,毫不迟疑地将其收下,“伯父放心,我一定办好。”    走出厅堂。    周归元吩咐道:“子名,送宋公子出府。”    “是!”张宁只得笑脸陪了上去。    忍着厌恶将宋一飞送出周府后,张宁欲返回房间。    路过小亭时,他看到一个人影正孤零零地坐在小亭石凳上,盯着池鱼发呆。    是阿寻!    阿寻穿了一件淡黄色的绫裙,妆容精致却难掩颓态,她一手托着下巴,一手捻着鱼食丢入水池,看着那些鱼儿争抢。    “姐!”    张宁唤道。    阿寻这才察觉有人来,“是子名啊,找姐有什么事么?”    张宁坐在一旁的石凳上,也随手抓起一把鱼食,颗颗粒粒地丢入水池,“今天宋一飞来下聘礼了。”    “姐知道。”阿寻平静道。    “那宋一飞的长相实在不敢恭维,”张宁作出厌恶的表情,道,“歪嘴塌鼻,浓眉小眼,比街上的叫花子还丑。”    阿寻撇嘴。    “人丑倒没什么,只是他的人品……一言难尽!”张宁也不知该如何形容,想了想道:“说他穷凶极恶或许过了,但绝对不是什么好货。”    张宁说得很委婉,其实宋一飞的行径当得起“穷凶极恶”四字。    “这姐也知道,”阿寻吐了口芬芳之气,“宋一飞的恶名,江州城人人皆知,姐早有耳闻。”    “若是jiejie嫁给宋一飞,等于跳进火坑,”张宁顿了顿,继续道,“这火坑跳进去容易,跳出来就难了,可能一辈子都出不来,活活烧死在其中!”    张宁并非故意吓唬,是想听听阿寻的主意。    若是阿寻不想嫁宋一飞,他或许能尽绵薄之力将阿寻拉出火坑。    他虽为完成任务而来,但能帮的肯定会帮。    小亭中,二人对视片刻。    阿寻的神色依然古井不波,似乎将一切都看破了,“姐不想跳火坑,也会被人推下去,想这些又有什么意义呢!”    张宁知道阿寻说的是谁:周归元。    阿寻自小听话,性格乖巧,从不敢违父亲的意。    在终身大事上亦是如此,加上周归元态度坚决,一向不喜阿寻,想让周归元改变主意比登天还难。    “并不是无路可走,”张宁撒下一手的鱼食,水面顿时溅起无数水花,“姐,你可以……偷偷离开这里。”    张宁压低声音。    阿寻的脸色终于变了,吃惊地看着张宁,“子名,你让姐逃婚?”    张宁点了点头,“我可以帮姐安排好,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躲藏起来,保证不让姐受委屈,等过了这阵风波,姐再想回来也未尝不可。”    阿寻立即拒绝,“不行!绝对不行!姐从来不敢想这种事,爹会很生气的,绝对不行!再说万一被爹发现,你也会受连累。”    张宁的话说到这份上,已没有继续劝下去的必要。    他明白,性格决定选择。    如果是林小玉遇到这种事,根本不用别人帮忙,她自己就会想方设法地逃跑,逃出去后一辈子也不回这个家,宁愿浪迹天涯。    换作阿寻,只会逆来顺受,根本没有自己的主意。    “姐,你自己好好考虑下,我不打扰了。”    说着,张宁走出小亭。    能说的他都说了,能做的他也会做。    但他不能替阿寻做决定。    他也没法多费心在这件事上,毕竟副本任务还没什么眉目。    ……    次日。    衙门府。    张宁照常干着巡城监察的差事,一边处理城内发生的大小案件,一边查找有关于仙人街和混元大祭的记载。    历年的混元大祭都有非常详细的记录,比如由何人主持,何人作法,哪个家族主管祭祀,以及祭祀所有的祭品等等。    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即是混元大祭的主持者,有些奇怪,近来数次的主持者都是同一人。    此人乃是天和寺的和尚,名叫:枯木大师。    张宁觉得,要找机会见一见这位枯木大师,说不定会有什么线索。    除此外就没发现什么有用的东西了。    为了找到更多线索,张宁特意将大胡子派过去,专门盯着仙人街。    万一有什么风吹草动,张宁能第一时间知晓。    让他失望的是,几天下来除了些鸡毛蒜皮的小事,大胡子那没有任何动静。    下午。    查完今天的呈卷,张宁出门,想在外面散步休息一下。    走到衙门口时,看到一伙官兵赶来,有二三十个,全都穿着差服配着官刀,威风凛凛。    奇怪,出了什么大事,居然调动这么多官兵?    衙门的官兵由知府大人亲自调配,平时很少出动,除非遇到什么大案子。    “走快点!”    “快!”    官兵们吆五喝六地押着一群人,急匆匆进入官府。    本来张宁以为是什么重要囚犯,仔细一瞧却是一群女人。    或花枝招展,或朴素干净,或青涩稚嫩的女子有四五十个,被官兵们驱赶着,一路走一路哭,像是犯了什么事。    不对,一群女人还能犯什么罪?    张宁仔细端详,这些女子的年纪都不大,最小的十六七岁,最大的还不到三十,不说模样如何,但都水灵灵的。    “难道是皇帝要选妃?”    “那也选不到江州城吧!”    张宁觉得此事有蹊跷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