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2章 临清不能守(1 / 2)

加入书签

“你们没有资格讨价还价。”

吴应熊粗暴地打断了对方的幻想。

为了最低成本夺下临清,吴应熊和杨由功等人连续几天谋划夺城方略,最后才堪堪通过假棺夺门侥幸成功。

连续几日睡眠不足,让吴应熊心里很是烦躁,此时却还得强撑着主持临清这盘大棋。

临清太大,太肥了。

其规模程度远远超过了他的府城东昌府,而且临清城里还囤积着大量的漕粮、漕银,城外还有十几万来临清做生意、找食的人口。

治理城池需要文官,而吴应熊手上的人都是武夫,让他们砍人可以,但让他们治理城池,却只能两手一摊。

真正有当官经验的,也就是只有做过十个月县官的唐甄,此时已经带着几十个临时抽出来兵丁去县衙接管临清州务,守住临清的漕库广积仓。

还有更重要的,就是控制好漕运。

清廷的漕运算是彻底断了。

临清断了,南方的粮食、财富就没法通过漕运调入北方。

没有了南方的补充,北方就得饿死人,士兵官吏更加没有了饷银,所以清廷定然会不顾一切地调集兵马前来攻打临清,畅通运河。

吴应熊打下临清,其实就是把脚踩在清廷的脉门上。

看似从直隶的包围圈里跳出,跑到山东避免成为清廷的目标,其实是跳入了清廷更大包围圈,成为更大的目标。

“我给你们半个时辰考虑,时辰到了我就杀人。”

吴应熊没时间跟他们客气,直接打了个手势,就有几名士兵进来,客客气气的就要把两人带下去。

何毓秀依然眉头紧皱不发一言,跟着士兵下去,朱万琮则是一路骂骂咧咧,叫嚣着“八旗大兵至玉石俱焚”。

吴应熊没空理他们,而是走到了另外一间房间。

从门外就能听到房里吵吵闹闹争得不可开交。

刚推门进去,里面一众人等扭头见到吴应熊到来,纷纷站立躬身行礼。

“小爷。”

吴应熊点了点头,笑着走向堂内左边一个默不发言的中年汉子面前。

汉子明显有些局促,见吴应熊走到自己身前,更是紧张地打了个千后,单膝下跪:

“见过大人。”

“赵将军请起。”吴应熊笑着扶起对方,亲昵地拍了拍对方的手道:

“赵将军肯主动归顺,某翘首以盼。若是……”吴应熊特意拉了拉话音。

“若是赵将军不愿随我等反清杀虏,我们也不勉强,发放路费,让将军回去便是。”

吴应熊似笑非笑地看着赵九公,眼里闪烁着漂浮的光芒。

看着对方的眼神,赵九公不由得打了个冷战。

身为临清协的副将,赵九公已经多年没有打仗,再加上北方承平日久,麾下新兵更迭,也就是只剩下一些老卒有战阵经验,这才被对方打了个措手不及。

就这样被夺城,他是很不忿的。因为他手下的兵,算是能打的。

为什么能打?

因为足饷!

倒也不是大清给他们足饷,大清给饷就没够过,常年拖欠。

而是因为驻守的是临清这个富地方,他这个副将能有地方捞钱,上面能捞钱,手指缝流出一点,下面的士兵就能吃饱。

汉兵但凡能吃饱,加以训练和组织,战力直线上升。

内城攻破后,赵九公第一反应不是选择抵抗,而是下意识地下令投降,然后想着看看能不能找机会赎身或逃跑。

可没曾想对方神经竟然那么大条,一点保密意识都没有,直接就把他带到节堂,甚至还当着他的面大大咧咧地商议下一步军机。

既然对方无所谓保密,那自己也就坐下来听听看,到时跑路也能拿着这些“敌方机密”去朝廷那里将功折罪。

原本以为对方是乌合之众,赵九公还坐在一旁等着看笑话。可听着听着,赵九公就觉得不对劲了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